喜歡來倫敦科技品牌 Nothing 產品超酷超炫的科技愛好者有福了!因為 Nothing Phone (3a) 將在台開賣,除了一樣有透明外觀加上獨特 Glyph 燈效設計外,其相機鏡頭及硬體規格都全面升級,搭載 50 MP OIS 主相機、32 MP 前置相機與8 MP 120度超廣角相機,並首次加入 50 MP 長焦鏡頭。在 AI 功能的部分,Phone (3a) 更加入全新的實體按鍵 Essential Key,讓生活中的精彩瞬間與靈感捕捉變得更加直覺。Nothing Phone (3a) 搭載 8 核心的 Qualcomm Snapdragon 7s Gen 3 行動處理器,有黑色與白色兩種選擇,並推出 8GB+128GB、12GB+256GB 版本,建議售價分別為 13,990 元、15,990 元。Phone (3a) 加入創新 Essential Key,一鍵按下即可快速截圖、輸入文字或開啟錄音,將所有一閃而過的想法或靈感儲存在 Essential Space 中;透過 AI 智慧自動分類並整理所有紀錄,還能安排與提醒待辦事項,帶來更直覺且智慧的行動體驗。
Nothing Phone (3a) 和上一代一樣也有透明外觀加上獨特 Glyph 燈效設計,不過它和 Phone (2) 不同,以低調內斂的方式提供三個燈光設計。
Nothing Phone (3a) 有黑色與白色兩種選擇,並推出 8GB+128GB、12GB+256GB 版本
上圖為黑色版的 Nothing Phone (3a) ,大家喜好什麼顏色呢?
Nothing Phone (3a) 快速開箱效能測試與拍攝分享
這篇要為大家開箱 Nothing Phone (3a) 的是 12G/256GB 白色版本;外盒設計相當有設計風格,主要與消費者溝通鏡頭模組以及獨特 Glyph 燈效設計
打開內盒可以看到左側有迎賓語,右邊則是放置手機(上圖僅供示意,因為產品已經開箱取出包裝過);Phone (3a) 採零塑膠包裝 60% 再生纖維,對地球永續環保盡一分心力!
取出手機後可以看到附上的 USB-C to USB-C 編織材質的傳輸線,下方則是有 Nothing 自家設計的 SIM 卡針
這個 SIM 卡針非常有質感,而 SIM 卡槽則是在手機的下方(5G 雙卡規格)~
極簡潮流設計
Nothing Phone (3a) 延續品牌一貫極簡設計理念,升級玻璃背蓋打造流暢精緻的機身線條,加上其獨特 Glyph Interface 燈效,能夠隨著來電通知、倒數計時動態節奏變化,也可已自行定義客製化設定光影跳動(如播放音樂)。
Phone (3a) 機身材質採高比例回收鋁合金及再生塑料打造
Phone (3a) 的尺寸是 163.52 x 77.5 x 8.35 mm,重量則為 201g
非常有質感的設計,無論是在視覺上或是手感上都有令人愛不釋手的回饋!Nothing 整合了新的鋼化玻璃和精密加工的鋁質細節,在精美外型和耐用性之間取得完美平衡。此外還有 IP64 等級的加強的防水防塵規格,可不用過度擔憂生活中遇到任何意外狀況。
機身厚度適中,鏡頭模組也不會太突出~
上圖為音量大小聲按鍵~
上圖是複合式電源以及具備 AI 相關功能的 Essential 按鍵
底部有喇叭出音孔、USB-C、Mic in 以及 SIM 卡槽
具備反向有線充電與 50W 快充技術!電量與續航力介紹
Phone (3a) 配置 5000mAh 的大容量電池容量,並支援 50W 快充技術(充電 20 分鐘,就足以因應一日電量所需)。充足電力後 YouTube 觀看時間達 26 小時、PUBG 遊戲時間達 11 小時,因此絕對可以滿足一日電力所需!
反向有線充電規格是 7.5 W,達成 100% 充電時間只要 56 分鐘,而達成 50% 充電時間更是只要 19 分鐘!
AI 驅動的 Essential Space 開展全新生活記錄方式
Nothing Phone (3a) 首度加入全新的實體按鍵 Essential Key,讓生活中的精彩瞬間與靈感捕捉變得更加直覺。無論是瀏覽網頁、觀看影片時偶然發現心儀商品或設計靈感,只需輕按 Essential Key 就能快速截圖。
而在旅行中品嚐到的美食、記錄待補貨的日用品等,只須在相機模式下輕按,即可在截圖中加入文字標註或語音備註,讓所有想法井然有序地存放在 Essential Space 中,告別凌亂的相簿與零散截圖,隨時喚起當時的瞬間。
這個新的按鈕位於裝置側面;按一下即可擷取畫面內容。長按以隨時錄製您的聲音、想法和靈感。雙擊以進入 Essential Space。
在靈感閃現或有待辦事項時,長按 Essential Key 即可快速開啟錄音,隨時記錄重要想法或提醒。內建 AI 技術將自動將語音轉成文字,生成條理分明的清單,並加上個人化提醒,幫助使用者輕鬆駕馭數位生活全新節奏。
例如我只要長按 Essential Key 即可快速開啟錄音(我講:四點接小朋友下課),後續到 Essential Space App(該服務需要註冊)中,就會看到自動幫我排好的當日行程了!當然,自行用文字輸入的簡單 Memo 也是 OK 的(例如我寫:Go to bank)~
而關於 Essential 相關 AI 的使用情境應用我們將會另開一篇文章(加上更多的拍照分享)為大家介紹喔!
Nothing OS 3 使用介面很先進!
開機除了密碼方式外,還有指紋解鎖(螢幕下掃描器)、臉部解鎖,此外還有 NFC(支援 Google 錢包及更多用途)與藍牙 5.3 和 Wi-Fi 6e 規格。Nothing OS 3 系統介面可以參考上圖,相當有設計風格!
Nothing OS 3 系統上的天氣 App 介面超級有「設計」風格!
滑動一下就可以掌握所有安裝的 App,而且 App 可以
Glyph 介面設定與呈現
在 Glyph 設定中可以自訂 Glyph 燈光的開啟與否,以及要針對的功能來去做設定
最多有三個發光區
Glyph 燈光搭配閃爍頻率就能展現相當多種資訊回饋,這設計真的是相當酷炫!
大家可以直接參考官方的影片
螢幕規格與畫質表現
Nothing Phone (3a) 具備 6.77 吋 FHD+ 柔性 AMOLED 螢幕(高達 91.4% 的螢幕占比),可呈現令人驚艷的 10.7 億種色彩。在峰值亮度上提供高達 3000 尼特,因此就算是在強光環境下觀看 HDR 內容依然可以清晰鮮明。在遊戲表現的部分,提供120Hz 螢幕更新率,無論是快速滑動瀏覽網頁或是遊戲中皆可清晰瀏覽(觸控採樣率是1000 Hz)。
Phone (3a) 觀賞影片可以感受到相當好的畫質、相當高的對比與清晰度!
音質表現
Phone (3a) 配置2 個高音質麥克風與雙立體聲揚聲器與手機兩端,例如以 YouTube 播放鋼琴音樂時可以聆聽到相當舒適悅耳的鋼琴聲。
橫放觀賞影片或玩遊戲時,就能明顯感受到立體音場的高音質效果~
鏡頭設計
Nothing Phone (3a) 相機系統搭載了 50 MP OIS 主相機、32 MP 前置相機與8 MP 120度超廣角相機,並首次加入 50 MP 長焦鏡頭。全新50MP 長焦鏡頭配備 f/2.0 大光圈,即使放大畫面仍保有高解析與清晰度,支援 2 倍光學與 4 倍無損變焦,讓遠方美景近在眼前。
此外,Nothing Phone (3a) 也進一步升級相機軟體演算法,搭載 TrueLens Engine 3.0,結合尖端硬體、AI 處理與多幀技術,以更細膩的對比度和豐富細節來強化影像,並根據不同場景自動優化色彩與光線,即便低光環境下也能驚艷呈現,拍出更出眾的作品。
前置(自拍)鏡頭採螢幕挖孔式設計~
錄影時提供 1x 與 2x 變焦來做取景
而拍照時快速有四種焦段可以選擇
令人驚艷的拍攝水準
首先來看看拍攝吉野櫻的一些畫面,大家可以參考左下角浮水印上的焦段以及光圈、快門和 ISO 值資訊~
上圖採人像模式拍攝
上圖為近拍效果,細節與色準相當好!
Nothing Phone (3a) 效能測試結果
在安兔兔的跑分數據中,獲得 780605 的總分
Geekbench 6 的 CPU 分數如上
Geekbench 6 的 GPU 分數如上
Nothing Phone (3a) 使用心得總結
Nothing Phone (3a) 無論是在外觀設計上或是在拍照錄影的水準上持續令大家相當驚艷;Phone (3a) 雖然沒有用到高階處理器,但是整體運作與各種測試上都相當順且快速,而且販售的價格也很平實,算是高 C/P 值來的!
Phone (3a) 拍出來的照片無論是在顏色呈現上,以及快速對焦、成像畫質、細節、飽和度等各方便都令我滿意!承襲過去幾種的回饋,我覺得它與一些有 ZEISS 加持的手機絲毫沒有遜色之處,反而是非常討喜真實還原的畫面!例如這次我到金山取景拍攝藍天下的吉野櫻,真的是所見即所得,非常春天色調的吉野櫻與綠葉,在藍天作為背景之下真的是美極了!
如果您早就對這款手機的外型設計給打動購買的念頭,但害怕沒有使用過不知在手機效能與拍照效果上是否能滿足,別擔心了,它真的很值得擁有!
Nothing Phone (3a) 將於4月1日起由台灣大哥大電信獨家販售,亦可至蝦皮購物、momo購物網、PChome 24h購物、地標網通、米可通訊、哈電族通訊(台中地區)等通路購買。
- NATUZZI 推出夢幻逸品 Mindful 追劇沙發!獨家365科技坐著也能運動 - 2025 年 4 月 2 日
- 亞尼克母親節首度聯名Cath Kidston獻上英倫復古花卉風甜點饗宴!絕美好吃的「玫瑰荔枝生乳捲」等新品登場 - 2025 年 4 月 2 日
- ASUS Cobble USB 3.2 Gen2 SSD 外接盒開箱評測分享:帶來最優的視覺與讀寫速度回饋 - 2025 年 4 月 2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