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和大家分享了由 Focal 所推出的 Aria 906 喇叭,那篇文章中我有提到後來換上 Naim 的 Uniti Star 擴大機倍感推力大增,而這篇要為大家繼續分享的就是 Uniti Star 這台All-in-one擴大機!由於我家裡的電視櫃因為容納器材空間有限,除了無法放置過高的擴大機外,也無法放置過多的設備(如 CD唱盤、數位流播放器..);而 Naim Uniti Star 的高度就和多數綜合擴大機一樣,可以輕鬆置入到多數的電視櫃內。這台體積不大的擴大機竟然可以搞定二聲道足 70W 的輸出、滿滿的串流功能、以及各種數位輸入以及 HDMI ARC 輸入,甚至還有一組吸入式光碟機!
Uniti Star 擴大機其鋁合金表面以細髮絲紋陽極處理
Naim 推出的 Uniti Star 擴大機功能非常的多且重達12kg!但尺寸濃縮到只有95 × 432 × 265 mm(H×W×D),因此可以輕鬆放置在電視或音響櫃內。左側溝槽為吸入式 CD 進出用,右側則是有彩色的顯示面板(非觸控),以及四個會常用到的控制鍵(有背光設計),另外還有可以用來播放音樂的 USB-A port(也是作為 Rip CD 存放資料用),以及一組 3.5mm Audio jack 用來連接耳機(超彈性、超便利啊)。另外右上方的則是可以用來調整音量的轉盤,這部分稍後再介紹給大家~
訊號輸入的對應設計也是滿滿,待會再來好好介紹!
前面板右半部有一個高解析度的全彩螢幕,不但可以顯示選單、功能,還能顯示唱片封面喔!
在放置到電視櫃之前,需要先想一下有什麼傳輸線要先接駁好,因為 Uniti Star 支援的訊源輸入非常的多!包含:光纖 × 2、數位同軸 × 2、BNC × 1、HDMI ARC × 1、RCA類比 × 1、5-pin DIN × 1、USB Type A × 2、SD 卡 × 1。此外還有輸出的 RCA Sub/Pre out × 1、3.5mm 耳機 × 1,以及 Ethernet (10/100Mbps) RJ-45 網路接孔。
像我原本在使用的擴大機雖然有光纖與數位同軸,以及藍牙音樂播放功能,可是少了 HDMI ARC 總是無法完美對應串流影片,不能輕鬆與電視連接的所有設備音效整合在一起。而且在以串流影音當道的世代裡,若沒有一個可以整合播放無線串流音效的設備真的會很麻煩!而 Uniti Star 真的是徹底解決了大家心中的痛點,像我一樣無法割捨 CD 音樂播放需求的人更是雀躍,因為除了可以播放 CD 之外,更可以 rip CD 到指定路徑的儲存裝置上,這樣我就不用靠電腦來 rip CD,輕鬆幾許!
在我進一步分享這台擴大機的體驗之前,先來奉上產品的主要規格給大家~
品牌:Naim
品名:Uniti Star
型式:All-in-One 擴大機
輸出功率:70W / 8歐姆
CD 播放:有
輸入:光纖 × 2、數位同軸 × 2、BNC × 1、HDMI ARC × 1、RCA類比 × 1、5-pin DIN × 1、USB Type A × 2、SD 卡 × 1
輸出:RCA Sub/Pre out × 1、3.5mm 耳機 × 1
網路:Ethernet (10/100Mbps),WiFi (802.11 b/g/n/ac)
串流功能:Chromecast,AirPlay,TIDAL,Spotify Connect,藍牙AptX HD,網路廣播,UPnP (hi-res streaming),Roon Ready
尺寸:95 × 432 × 265 mm(H×W×D)
重量:12 kg
售價:229,000元
進口總代理:音寶
先說重點!我原本使用的是 Cittalabs 的二聲道擴大機,推動 Focal Aria 906 喇叭時就能感受到曼妙動人的古典樂章,以及澎湃胸湧大編制交響樂的快感,不過在換上Uniti Star之後讓我下巴差點垮了下來,原來 Aria 906 喇叭的音質還可更上一層樓,不但高頻延伸更上去了,絲絲入耳的小提琴華麗高音或鋼琴的泛音如此清晰動人,而低頻還能往下再延伸,有接近使用落地式喇叭那種更強大的低音回饋,原來只是書架型的 Aria 906 喇叭還能逼近落地型喇叭的低音氣勢!
擴大機可以隨心所欲地更換各種發燒電源線,插座旁邊還有保險絲的安全防護設計。喇叭座則是可以用「香蕉」端子來接駁的設計
擴大機後方另外一側等同前級擴大機的配置,可以輸入非常多的訊號來源,甚至還有 Pre Amp 輸出,這樣可以彈性來使用 Uniti Star !數位光纖+同軸輸入多達四組,真的是無敵夠用!如果有數位音樂資料庫要從電腦或者是 NAS 中存取的話,可過內建的 RJ-45 有線網路來接駁,此外它還有支援無線 Wi-Fi、AirPlay 喔!
這邊快速列出產品所有 I/O 給大家
Connectivity
Audio Inputs
2 x Optical TOSLink (up to 24bit/96kHz)
2 x Coaxial RCA (up to 24bit/192kHz, DoP 64Fs)
1 x BNC (up to 192kHz, DoP 64Fs)
1 x HDMI ARC
1 x RCA
1 x 5-pin DIN
2 x USB Type A socket (front and rear)
1 x SD card
Audio Outputs
1 x Stereo power amplifier
1 x RCA sub/pre output
1 x 3.5mm headphone jack
超級發燒的電子設計
因為產品是借來的不好意思開啟機箱,不過官網有非常清楚的「開箱」照,從下圖中可以看到有又大又重的環形變壓器配置,以及大大的電源和左右聲道放大的電容。機箱左側則是可以看到配置了 TEAC 吸入式光碟機、無線 Wi-Fi 模組,以及包含數位類比多種電子零件…。
Uniti Star 以全鋁合金機身打造且十分厚實,提供了良好的抗外界電磁干擾;另外兩側還低實用大面積的散熱片,可提供機器高效率的散熱。
機身右上方有音量旋鈕,並具備燈效指引
由於機身不高,雖然我放在電視櫃內使用,但其實還是可以輕鬆操控這選鈕喔!
隨附的黑色亮面遙控器質感非常好!還具有背光設計
遙控器內應該是有內建陀螺儀,拿起來背光按鍵就會點亮!方便隨時摸黑聆聽音樂時操控指引~
產品的體積是95 × 432 × 265 mm(H×W×D),可以輕鬆放置在各種電視櫃內!
這麼多種功能圖示,大家都能辨識出來嗎?不懂也可官網這邊的介紹喔!
近拍一下螢幕顯示的功能圖示,我覺得沒有觸控功能比較可惜,主要需配合遙控器來操作,不過話說回來通常都是在沙發上操控 Uniti Star 的,這樣設計也就說得過去了~
支援 AirPlay 等多種音樂串流功能,並能將專輯封面顯示出來喔!
在放置 CD 時,螢幕會出現上述功能選項(停止、播放、複製,退出光碟)
根據我的經驗,吸入式 CD 不能夠讀取非 12cm 的尺寸喔!也就是說 8cm 小光碟片千萬不要置入,以免取不出來要請廠商解決
開啟裝置後,左下角的 「naim」logo 會點亮,燈光亮度有三個級別可以調整,十分貼心!
這是 Naim APP,可以看到有非常豐富的操控介面設計
除了各種數位或類比音訊輸入之外,配合 App 還可以輕鬆播放發燒友常用的 TIDAL 或是自己音樂伺服器內的無損高音質檔案(以Wi-Fi 雙頻或是有線網路進行),以可透過電視整合各種影音播放設備以 HDMI ARC 輸入,這樣就能獲得最佳的音質表現!
據悉 Uniti Star 內建一個 40 位元的 SHARC DSP 處理器,且設有緩衝記憶體,運算速度達每秒 270 萬次,足以應付高解析檔案解碼,以及流暢的控制與操作運算!數位音樂支援的取樣率最高為 PCM 32bit/ 384kHz 與 DSD 128,且常見的音樂格式都能夠讀取喔~
Rip CD
如果要進行 CD Rip 轉檔功能,需要以 App 來啟動執行,主要因為是要先進行儲存設備的初始化(外接式 SSD/HDD 或隨身碟均可),系統可以讓使用者選擇 Win or Mac OS,因為儲存下來的格式會不同。我實際測試 Rip 後會出現如下圖的資料夾,在電腦系統內可以看到音樂檔的詳細資訊。Rip 時可以選擇數位音樂的檔案大小,建議當然選擇無損格式。
Rip 的速度很穩定,欲速則不達,快不是好事,讓我想起過去都用 1x 來燒錄 CD ..;這邊可以看到Rip的狀態,使用隨身碟就能搞定了~
我將一張 CD Rip,大家可以看到圖左有詳細的曲目資訊,右邊則是整張專輯內容
數位電台
透過 Naim App 還可以輕鬆整合 Naim 的音樂電台來透過 Uniti Star 來播放,播放時面板會有電台或專輯封面資訊,相當便利!
結語
雖然說 Naim Uniti Star 的定價是台幣 22.9 萬,但是我覺得他有相對應的水準,在搭配 Focal Aria 906 喇叭這對書架型喇叭實可說是易如反掌,推力十足游刃有餘!只要開啟 40 的音量就很爆棚了,如果搭配落地型喇叭想比音場與音質會更佳優異!Naim Uniti Star 所帶來的除了源源不絕的驅動力之外,還有十分全面的訊源輸入,以及數位流功能,可說是大家想要的功能它都一次給足了,非常適合像我一樣不喜歡器材一堆的人選用~
- 迎接iPhone 16換機潮!犀牛盾全新 3D 壯撞貼 PRO 上市 - 2024 年 9 月 11 日
- 最高享10%回饋!LINE Pay攜手Klook推出全新「找體驗」服務 - 2024 年 9 月 11 日
- Apple 推出AirPods 4開放式耳機帶來降噪功能!搭載 H2 晶片和藍牙高音質規格 提供開放式耳機更好的音質 - 2024 年 9 月 10 日